山西教育(教学版)
主办单位:山西省教育厅
国际刊号:1004-6739
国内刊号:14-1014/G4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44760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论课间纪律的重要性

一人为人,二人为从,三人为众。独与众的关系完全不同,火车站与家庭比较,火车站更易发生群体倾向性事件。火车站的管理方式绝不可能与家庭管理方式相同。学校与火车站一样是群体聚集的地方,也是极易发生群体事件的地方。教师也许天天如此“叹息”,“叹息”为什么不认真听课?为什么学生不交作业?为什么垃圾乱掷?为什么打打闹闹?为什么混乱无序?

  一、学校是群体聚集的地方,那么通常学校是如何管理的呢?
  学校仿效军队建制,采用分班制管理。班级内又有组,甚至组内又分各小组,设立各级负责人。另又有共青团、学生会等等组织形式。更有兴趣小组、临时比赛小组等等辅助组织。这样的建制方式可以说是文化积累的成果,确实很有效。然而,这样的建制在不同学校完善成度是不同的。有些班主任更增加一些新组织方式,把这种建制理念发挥到极致,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”最能说明这种现象。那么,是否只要把这种建制完善好了,就没有问题了呢?出了问题,一定是因为建制不够完善造成的吗?
  其实,这种建制回避不了三个问题:一是学校的传统、二是教师的能力、三是学生的素质。不同的学校传统,建制完善成度不同。传统也与地方文化有关,农村不及城市,农村建制不全是普遍现象。学生的素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,重点学校能很好的开展学生会、共青团、兴趣小组等辅助组织,中差学校不一定有同样素质的学生。
  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建制主要针对课堂管理。特别是分组制,这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方式。分组不是因为有共同语言分为一组的,而是根据教室内座位关系分组的,因此这种分组制可以很好解决教室内课堂纪律、学习、合作、作业、卫生的管理。一旦学生走出教室,这种建制立即不存在了。
  二、培养学生良好课间纪律的几点心得
  (一)定纪律,并反复地“唠叨”
 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,喜欢听故事。面对学生课间存在的问题,结合学校的课间纪律管理要求,我们用讲故事,看真实事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多次的思想教育工作,让学生真正听到、看到拥挤伤害,追逐伤害,游戏伤害的危害性。在日常学校生活中,反复强调注意事项,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。对于出现的问题,我们及时地纠正,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表扬,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。我们会一下课就走进班,提醒孩子准备好下节课用的书,摆好书本,对齐桌子,推进椅子,才能出教室活动。在教室不能大声喧哗,在校园里不追逐打闹,上厕所排队不能拥挤等在课余时间。
  (二)注意课间秩序
  学生走出教室后,教育学生不许在走廊内停留,并且不能在走廊内大声喧哗。在楼内不跑、不跳,两人即成一行,靠右行走。每天安排执勤小组长,观察学生在走廊内的纪律情况,如果发现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,对于违反课间纪律的同学老师要及时进行批评、教育。
  1.针对群体形成和发展的时间和地点管理
  课堂上形成的群体,必然会被任课教师发现,也会被任课教师遏止或减慢发展进程。因此课堂上形成的群体无需班主任过多关注,班主任可以调换位置来简单解决这个问题。而这样形成的群体也是不成熟的,一定会在课间继续发展,因此关注课间就会得到群体信息。课间是群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间段,课间形成的群体主要发生在学生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。教室是学生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。因此任何嬉戏和球类运动不得在教室内发生,把嬉戏和球类运动赶离教室是必然选择。走廊把公众场合与教室内一分为二,因此走廊才是群体发展的连接点,因此把走廊做为“护城河”,可以按住内部发展,可以遏止外部渗透。
  2.针对群体效应负面影响最大的场合管理
  任何群体都会发生极化,极化的原因就是为了表现个人影响力,吸引他人关注,提升群体的地位。什么场合最能表现影响力呢?对于不良群体来说,没有比广播操和集会更具有对学校管理的挑战性了。
  3.针对群体的活动方式进行管理
  嬉戏打斗群体与其他群体的性质不同,嬉戏打斗群体是学校从有序到混乱的主要诱因,因此提升嬉戏打斗游戏为运动是必须持续贯彻的。
  课间是学生消除学习疲劳,让大脑得到休息,活跃身心的时间,为营造健康、文明的课间活动氛围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培养学生良好、文明的活动习惯,构建校园内和谐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。
  孩子刚入校,自制力不够的特点,所以我关注细节,细微指导每一个环节,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;还提出不能只限于“堵”的方法,还要合理利用“疏”的办法,推荐学生在课间玩益智有趣的游戏,改变孩子的课间生活,养成文明的习惯。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课间活动习惯的早日养成,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。
  (1)设置“课间活动文明监督岗”,并招募监督岗的志愿监督员。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,又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。特别是针对一些平时喜欢奔跑的学生,就让他来担当“文明监督员”,让他有任务,他就再也不会奔跑了。而且往往这些同学,特别有积极性来干好监督员的工作。
  (2)在班级中设立“表扬栏”,对那些在课间纪律好的同学,每天给予口头表扬,并且画五星记在表扬栏中,每周五下午再进行总结。让学生都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足,今后加强改正。
  (3)利用班队会课,中午的时间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教育,做到天天讲,周周讲,月月讲。强化同学们课间活动的文明意识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山西教育(教学版)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山西教育(教学版)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